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解決 iPhone4 訊號問題就靠這支 magic hand!!


  身為蘋果頭號粉絲的你,這回卻因為iPhone4傳出訊號不佳的問題遲遲不敢出手...別苦惱了,參考以下這款專為解決iPhone4訊號問題的iHand吧!

超帥氣 iPad DJ 刮盤!!

  這大概是目前為止最帥氣的iPad周邊產品了,其實之前iphone或iPod touch也出過類似的FJ產品,不過說真的...iphone或iPod touch螢幕那麼小,刷起來哪過癮呀!看看這台Number 69 DJ盤,有內建立體音喇叭、有內建各式音效、有超多專業級調整器...最重要的是能與iPad將近10吋的螢幕完美結合...相信不久後,網路上應該會開始盛傳DJ神手的刮盤影片了

USB 無限神奇擴充線

  現在幾乎所有 3C 產品都採用 USB 介面,因此用桌機或筆電最怕 USB 插槽不夠用...不過若是透過下圖這組神奇的USB 無線擴充線 (好像在演購物頻道 XD ) 就毋需擔心了, 這款名為 The USB Lineup 的 USB 擴充器設計十分特別, 同時具備公/母插頭 , 因此只需要一條線就可以重複插上好幾個, 將各種支援 USB 介面的外接裝置串連起來...不過前提是你的滑鼠、鍵盤等都要採用該特製的公/母USB插頭~~


還挺有創意的啦!!這樣只要一個 USB 插槽就可以接上一堆 USB 產品耶~~

樂高 FaceBook 正港的臉書


  臉書有多紅相信大家從平時與朋友見面第一句話「你有FB嗎?」就可感受出了,不過...國外某創意設計師用知名玩具樂高,打造出真正的Lego FaceBook,在實體的書本中裝進了多達30組樂高人物表情,哈~~這才是真正的臉書呀!!

渾然天成的超完美iPod音響

  由於 iPod 設計實在太出色了 , 使得擁有它的玩家在挑選周邊設備 , 例如音響時都會特別謹慎 , 必須選購質感能與 iPod 匹配的完美裝置...提到完美 , 圖中這組由設計師 Bluelarix Designworks 打造 iPod 專用音響 , 應該是我見過質感最逼近 iPod 的音響了 , 一氣呵成的簡單線條、極薄精巧的身段、大量的鏡面質感...將 iPod 組裝上去整個超搭耶 !!

為iPhone加副鍵盤



  這是來自國外網站thinkgeek的創意,這款名為TK-421的產品乍看下為iPhone專用保護殼,但實際上裡頭卻暗藏了一付完整的QWERTY實體鍵盤,不使用時鍵盤隱藏在手機下方,而當要敲打輸入時只要按下開關,iPhone就會以逆時針方向往上旋轉彈開,此時就可見到完整的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般若心經與佛法

般若心經與佛法


一、 般若心經的宗旨

  〈一〉描述我們自己

  〈二〉是大般若經的精華

  〈三〉般若

二、般若心經的重點解說

  〈一〉五蘊〈色受想行識〉及四諦(苦集滅道)

  〈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三〉色不異空

  〈四〉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五〉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六〉心經神咒的讀音和意思

  〈七〉「摩訶般若」是佛法的核心

三、佛教的分類

  〈一〉佛法

  〈二〉佛學

  〈三〉佛道

四、「摩訶般若」就是最真實的佛法

  〈一〉「摩訶般若」是「眾生平等,自他不二」

  〈二〉「摩訶般若」是「沒有分別」與「照」

  〈三〉修行要真正上路,必須有人「以心傳心」

  〈四〉安祥就是「摩訶般若」

  〈五〉學佛的目的與態度

  〈六〉「摩訶般若」的味道

五、「觀心」的方法

黃光裕、商者無域

一、草根富豪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經銷商隊伍揭竿而起的年代。

1985年,年僅16歲的黃光裕離開家鄉廣東潮汕,跟隨哥哥成為這經銷商大隊伍中的一員。秉承潮汕人的傳統,黃光裕希望在異鄉混出名堂,將來好衣錦還鄉。剛來北京的時候,全部資金只有區區4000元人民幣。他曾做過一年的推銷員。主要就是推銷那時廣受歡迎的廣貨。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與哥哥就投資3萬元——這在當時是不小的一筆錢——在北京珠市口東大街420號開了第一家電器商店,牌號國美。那個年代電器奇缺,尤其是進口電器,進多少賣多少,利潤自然也十分可觀。零售商們競爭的不是誰能賣東西,而是誰能進到貨。

黃光裕以此店為基地,很快以貫徹「薄利多銷」理念,從當時大批的國營商店中脫穎而出。

國美電器是與他的大哥一起創建的,但1993年後就兄弟分家,各自發展了。原因在於,他大哥更喜歡做房地產,而黃光裕本人還是對零售情有獨鐘。

雖然黃光裕學歷不高,剛開始做生意時,他完全沒有管理的概念。直到他在北京開了三、四家分店之後,管理的問題開始浮現,才開始學習怎麼把人用好。但在第一次聽說“品牌連鎖”這個概念之前,他已經按照品牌連鎖的方式擴張了好幾家分店。 “真正有做企業的感覺是在1990年。當時把所有的店都統一稱為國美,企業開始比較系統的擴張。有人告訴我這種模式叫‘零售連鎖’,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黃光裕就是這樣邊幹邊學做起來的。

在他的國美謀劃大規模擴張急需融資的時刻,他又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借殼上市,還成功地規避了香港聯交所關於借殼上市的限制性規定。

華潤與德隆、論劍

壹、 華潤模式


一、集團背景:

<1948年成立,為一家政策壟斷式公司,執行中國外貿出口

<1996年,利用香港紅籌股角色,累積大量資金

二、華潤模式:

<面向大陸市場

<資本操作:2個槓桿

利用香港資本市場取得資金

" 在內地以低價收購產業集中度低且無龍頭企業的大眾消費型企業

" 進行產業整合,獲取壟斷利潤

" 再從資本市場套回現金(李嘉誠模式)

<相關性的多角化投資策略:集中於分銷、地產、科技及策略性投資(啤酒、零售、藥業)

<物流發展策略:1+3模式

華潤、紅樓夢醒

一、 央企豪門


華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中共希望能夠在香港設立一家企業,以作為黨的經濟來源。1938年中國在香港成立「聯和行」,1948年更名為「華潤公司」。華潤之名,取自「中華大地,雨露滋潤」之意。也有說源自毛澤東,取其名「潤之」字,一個公司以領袖的名字命名,寄託了中央對華潤的厚望。

建國後,華潤紮根香港,成為國家對外貿易的窗口公司。過去整整有30年,華潤集團曾以巨無霸式的貿易公司叱吒香江商界,是中國各出口公司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總代理(作為中國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

但自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外貿體制改革,“華潤”的壟斷優勢消失,於是開始投資多元化,首先進入的就是貿易領域。進入90年代,開始做第一個上市公司華潤創業。後來,五豐行、勵致、北京置地相繼上市,華潤集團開始了業務轉型,加速向綜合性、多元化方向發展的步伐。華潤集團目前已是5間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之控股母公司,其中華潤創業有限公司1997年晉陞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

唐門、漫天花雨

放眼中國企業在三十多年的市場化生涯中, “德隆系”是我最欣賞的企業,雖然它已在商戰中飛灰煙滅。


曾經,作為中國最大民企新疆德隆,通過戰略投資,對產業進行整合,創造了傳統產業的新價值,同時又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演繹出一個資本運作的神話,人稱“中國第一莊”。



一、新疆德隆演繹后巴菲特模式

15年前, 7名青年大學生懷抱創業的熱情,用僅有的400元錢在烏魯木齊創辦一家名為“朋友”的彩色攝影影印店,這就是德隆前身。

靠400元錢起家的德隆是通過什麼手段,完成了規模巨大的原始積累呢?

德隆的投資理念很簡單,就是借助中國資本市場的力量,對沒有形成高度壟斷的行業進行市場重組。

“后巴菲特模式”------巴菲特注重選擇並投資產業,但不介入經營;而德隆是把資本市場當成運作產業的一個手段和最佳切入點,並去完成巴菲特沒有涉及的另一半工作------深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層面。

德隆的模式是,投資於上市公司------輸出一個戰略------通過增資擴股融資收購——整合傳統產業的市場。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公司人事部門的公告 ~ 很有創意 , 我喜歡 !!

公司人事部門的公告


一、服裝穿著

1. 本公司勸告你,以你的薪金當水準來穿衣服。

2. 如果我們看到你穿 Prada 的拖鞋或拿 Hermes 的皮袋,那麼我們假設你的生活很充裕,不需要加薪。  

3. 如果你穿得邋邋遢遢,那麼你應當學會怎麼理財,這是你自己的事,我們也不必加薪。 $

4. 要是你穿得中規中矩,那也表示你是一個安份守己的人,要多點錢幹甚麼?'

 

二、病假

我們已經不會接受醫生為你寫的生病請假信。如果你能走去看醫生,那麼你也可以走回來上班。



三、私人假期

每一個僱員都會享受到一年之中五十二天的私人假,那是禮拜天。



四、事假

1. 任何不上班的理由都不為本公司接受。

2. 你的親人和朋友的去世與本公司無關,當伴郎伴娘更是多餘的。

3. 如果你認為非去不可,那麼請你在午餐那一小時之中把你的工作做完,我們允許你提早一個小時離開。



五、洗手間的利用

1. 花在洗手間的時間太長了。本公司現定你每次只准利用三分鐘。 ~

2. 在這三分鐘完畢的時候,警鐘就會響亮,衛生紙也跟鎖上。  

3. 接下來門會打開,相機自動閃光拍下你一張照片。

4. 你用洗手間的次數一多,這張照片就會貼在佈告欄中。



六、午餐時間

1. 雖然法律規定一個小時,但本公司欣賞你早去早回。 

2. 瘦的人可花三十分鐘,他們要多吃一點,我們理解。 

3. 普通人只要十五分鐘就夠。肥子五分鐘,花在減肥可樂上。



七、 人事部門的考評

電視主持 - 于美人 曾講到當老師最困擾的就是不知道要怎麼給一些怪學生評語因為評得太糟家長會來找麻煩,所以 如果那個學生愛睡覺,她就會評 [喜好沉思 ]如果學生上課愛講話,她就會評 [活潑開朗勇於發言] 如果學生什麼都很差,她就會評 [品學兼優 = 品學兼憂] 人事部門的考評,跟這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你在本公司工作,那麼你會定期接受人事部門的考評。得到一兩句簡短的評語,希望你了解它們的意思。 =



※ 善於社交 (喜好喝酒)

※ 普通員工 (不太聰明)

※ 模範員工 (上班準時)

※ 事業心強 ( 暗地裡害人)

※ 判斷能力強 (手氣不錯)

※ 進取向上 (常請大家吃飯)

※ 為人隨和 (隨時可以解雇 )

※ 工作態度熱忱 (固執己見)

※ 具有極佳的口才 (會唬爛)

※ 思維敏捷 (能迅速找到藉口)

※ 格外出色 ( 目前還沒犯錯誤 )

※ 觀察能力強 (經常打小報告 )

※ 溝通能力強 (常打電話聊天)

※ 工作擺第一 ( 醜得沒有人約)

※ 善於釋放壓力 (上班打瞌睡)

※ 眼光長遠 (總是一再拖延工作)

※ 富於幽默感 (能講許多黃色笑話)

※ 踏實忠誠 (在別的地方很難找到工作)

※ 獨立作業能力強 (誰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 )

※ 在複雜的工作上邏輯清晰 (能把工作處處推給別人 )



謝謝各位的合作。我們需要你保持一個積極的工作態度。

任何投訴和抱怨,請寄到別的部門去,人事部不受辦理。

領導力成長的第十二封信:雁行理論

一、相互提攜的勝利團隊


每個秋天,你可見到雁群為過冬而南飛,沿途以V字隊形飛行,當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將整個鳥群抬升。

借著V字隊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飛時,至少增加71個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同行,能更快速,更容易地到達目的地,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推動。

野雁每年要飛行好幾萬英里,光是一天內就可以飛越好幾百英里的距離,真是人世間的一大奇觀,而牠們就是靠著隨時不斷的互相鼓舞來達到目的地。



二、寂寞孤軍不成調

沒有一隻野雁能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飛行...

領導力成長的第十一封信: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指的是,在一個層級分明的科層組織中,一個在原有職位上工作表現良好而獲得升遷到更高職位的人,最後將會升遷到他所無法勝任的職位。




一、技術≠管理≠經營

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陞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由於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陞提拔,因而僱員總是趨向於晉陞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解釋了人們普遍疑惑卻又不知原因的「工作不勝任」現象。

「彼得原理」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後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組織中的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了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

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陞」的企業員工晉陞機制,不能因某個人在某一個崗位級別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員選聘機制,客觀評價每一位職工的能力和水平,將職工安排到其可以勝任的崗位。

不要把崗位晉陞當成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應建立更有效的獎勵機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為獎勵手段。

有時將一 名職工晉陞到一個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職工的獎勵,反而使職工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領導力成長的第十封信:蝴蝶效應

混沌學研究者稱,南半球某地的一隻蝴蝶偶爾扇動一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氣流,幾星期後可變成席捲北半球某地的一場龍捲風。他們將這種由一個極小起因,經過一定的時間,在其他因素的參與作用下,發展成極為巨大和複雜後果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



領導人每天亦同樣面對許多不確定的人、事、物,而其中不乏隱含「蝴蝶效應」的事件。因此管理工作必須要有遠見,才能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才能使企業免於曝露在不可預知的風險中,須知星星之火亦能燎原。



一、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理想上,領導人若能神準預測未來,那麼,這個企業經營必然百戰百勝。然這畢竟只是個理想!

物理學上有一個『測不準原理』,簡單地說,某些成對的物理量(例如﹕位置╱動量、時間╱能量…等)不可能同時測得極為準確,若是其中之一測得愈準則另一個就恕不精確:若是其中之一完全確定,則另一個的誤差則變成無窮大。

『測不準原理』為量子力學的基石,由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為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也就是說,不論儀器如何精密,我們是無法同時獲得一組精確的物理量,比如:位置與速度;能量與時間等。

領導力成長的第九封信:月暈效應

人們在判斷別人好惡時常有一種傾向,即習慣把人概分為「好人」或「壞人」兩類。



而當你對一個人留下的是「好的」印象時,你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全用「好的」角度去解釋 ﹔反之,當你對一個人留下「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全加諸在他的身上---------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


如同人們在看月亮時,周邊的光環也會同時被注意到。


意即當一個人的「第一印象」被確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 Halo Effect)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全聯想在一起。




一、管理上的月暈效應

先看看下面這則故事…

每星期五晚上,小吳都開車送太太到火車站搭車,去探生病的媽媽。

十分鐘後,小吳妹妹所乘的火車就到站。他接她回家幫忙他們料理家務。每逢星期日整個程序正好相反。小吳妹妹的火車開出十分鐘後,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剛走,小吳正等著接太太的車,一個站務員慢慢走過來。他笑容詭異地說:「先生,你真有辦法。難道你不怕有一天會被她們逮到嗎?」

和人相處時,我們都會習慣戴上一副「先入為主」的眼睛,將別人放進一個「框框」裡,再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例如定義他是好人、他是壞人,他好像有外遇、她很愛佔小便宜........),我們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以致經常偏離事實真相。

領導力成長的第八封信:適才適所

一、 因材施教


先看看下面這則寓言故事﹕

母驢見鄰居棗紅馬、鐵青馬紛紛成了揚名千里的千里馬,

心想:小驢要能日行千里,成為千里驢該多好啊。

於是母驢請來一匹千里馬,做小驢的老師。

千里馬對小驢要求非常嚴格,命小驢天天早起晚睡練習跑步,在平地、河中、山地,千里馬把練跑難度一天天加大。

這天,疲累的小驢滿頭大汗,四肢無力地來到母驢面前:

“媽媽,我不是日行千里的料,學學拉磨、運輸好嗎?“

領導力成長的第七封信:認識人性

"人性"一詞可以溯源到春秋時期的儒家典籍《 禮記·禮運篇 》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而戰國時告子也提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另儒家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儒家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人為)也"的論斷。


而宋代的朱熹也以「理」釋性,提出"性即理也",把人性看作是天理的體現。


總之,關於人性的爭論自古不休,到目前尚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



一、您對人性善惡的看法如何?

世間萬物,各有其性,例如:地有堅硬性,水有寒濕性,火有燥熱性,風有流動性。人既曰為人,當然有人性。例如「慈悲」、「愛憎」、「羞恥」、「貪婪」、「恐懼」、「從眾」……等等,都是人性。

古往今來,我們看到很多慈母,犧牲自我,維護子女的安全,充分發揮了母愛的光輝;我們也看到戰爭時,許多人為國家壯烈成仁,也是發揮了人性最高的道德情操。

但事實上,自古以來也經常有人做出失去人性的事情,例如戰爭、侵略、殺戮、破壞生態等。像納粹德國的集中營;日本在南京的殘殺姦淫,都是泯滅人性的殘暴行為。

領導力成長的第六封信:領導人的控管力養成

孔子說﹕「鄉愿,德之賊也﹗」



人人都說「好」的人,孔子給他取個名字叫「鄉愿」。意思是:如果一個人,全鄉的人都說他好,都喜愛他,孔子說﹕這個人未見得是個真正的善人,鄉愿做事遮遮掩掩,專想討好世人。在孔子的心目中,人不可以是個四面威風、八面玲瓏。真正「好」的人,他應該是個善者喜歡,惡者厭惡的人。



一、 控管需要高度的道德勇氣

俗語說﹕「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所以,一做人為對的事力排眾議,是需要高度的道德勇氣。

事實上,考核只要秉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自然不會落人口實。



二、力量用在刀口上-----明確控管點。

品質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

為了降低檢驗成本,只需在必要控管點設下檢查哨。

必要控管點是指崗位與崗位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企業內部與社會的銜接點。

事情的流程都有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管理中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輸入與輸出的銜接部分,所以要通過必要手段來訓練員工集中關注控管點問題即可達80/20法則之品管成效。


領導力成長的第五封信:領導人的執行力養成

管理大師杜拉克曾說過:「管理本身是一種實踐,而不是專業」。


所以,領導人的績效,必須透過「行動」來體現。亦即,所有的創意規畫和策略架構,最後還是需要透過具體的「行動」,才能產生結果。


而「執行」正是組織用來達成「目標」的「行動」。


其中,「指揮」體系、「流程」規範、與「權責」要求……等,就成為必然的管理活動。



一、明確「指揮」體系---分層負責的分工原理

領導人的主要任務為何?

為了達成組織的「經營目標」,領導人的主要任務,是透過組織內外的「協調」機制,進行「資源整合」,協同作戰,為組織和個人「創造」明顯而具體的「附加價值」。

在這個基調下,領導人為組織發掘價值缺口、化創意為事業、制訂正確的目標與執行策略、重新界定組織疆界,同時透過適當的控制制度,以達成組織設定的目標,同時啟動另一波「價值創造」的循環,此正是領導人最重要的核心任務。

領導力成長的第四封信:領導人的決策力養成

一、領導人缺乏明快決斷力將痛失先機


我們先看一則「兄弟射雁」的故事。

有兩個獵人兄弟。一天他們發現天空飛來了一隻肥肥的大雁,心想今天又有頓可口的美餐了。

老大提弓準備射殺大雁,嘴中念念有詞,射下來,咱們煮了吃。

老二也提起弓要射,說不如蒸著吃。

老大一聽,放下弓,說道,蒸著有什麼好吃的,還是煮著吃。

老二也放下弓,說一定要蒸著吃。

於是哥倆就開始為到底是蒸著吃、還是煮著吃,吵了起來。

看到事態這樣發展下去不是個辦法,最後哥倆商定還是煎了吃。

在達到一致的情況下,哥倆準備抬弓射大雁,卻發現大雁不知飛向何處了?


這個故事是告訴領導人,不要在無謂的選擇過程中浪費時間,否則關鍵的東西會失去,機會不再來了。

領導力成長的第三封信:領導人的格局養成

看三國,不要只看到志玲姊姊,



想像一下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中﹕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



一、領導人的高度與寬度

莊子在其《逍遙遊》曾說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在北方的海中,有一隻很大的魚,牠的名字叫「鯤」。

這種魚的身體有好幾千里長,經過幾千年的演化後,這種叫鯤的魚,就蛻變成大鵬鳥,這種鳥的身體也很大,牠的背就有幾千里長。

因為翅膀太大,不能一下子就起飛,必須順著海面飛行;然後鼓動牠的翅膀,迎著大風,直飛天空,離地九萬里。

大鵬鳥飛到南海,一住就半年。

有一種小鳥兒叫「學鴆」,當牠看見大鵬鳥在天空高飛時,就笑大鵬鳥:「我們這些小鳥兒,要起飛就起飛,要降落就降落,不必像你們這種大鵬要等待起風時,才能順風向而飛行。

領導力成長的第二封信:領導人的人格養成

不知是否有人看過「一刀傾城」這部電影?


「一刀傾城」中的大刀王五不單是個武夫,還是一個關心天下興亡的俠客。電影中光緒百日維新失敗,保守勢力大舉搜捕維新黨人。

維新派譚嗣同被捕下獄,好友大刀王五殺入天牢營救,可是,譚嗣同不願走。兩人劇中對話如下:

譚: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走得了今晚,我們才有明天

譚:明天的事就讓明天的人去做,

現在我要做的,就是用我的血去激勵大家

譚嗣同接著將手指在王五的刀下畫出一道小血口,寫下獄中題壁詩....

譚嗣同的絕命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譚嗣同後來在在刑場上,曾向圍觀的人群大聲吶喊: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快哉! ”。

這樣的臨刑絕唱,一百多年來一直震撼著中國人的心 ...

而絕命詩中,亦留下了高尚的人格典範,令人無盡追思的風采…

領導力成長的第一封信:領導人的願景

在西藏,在海拔3700公尺以上的地方,一般人勞動一下即氣喘噓噓,



更何況要在這裡建造一個世界上最高的宮殿建築群 ---- 布達拉宮,


這沒有崇高信仰的牽引,是無法辦到的……



一、夢想、組織與管理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願望要去實踐。

若只是個人的小小心願,只要自己持之以恆去實踐,都有圓夢的一天。

但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其極限,只能圓一個小夢。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Facebook手機秘密研發中?官方否認但有曖昧空間



  據路透報導,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com指出,知情人士說,社群網站Facebook可能正在秘密研發製作自己的手機,或是可說是正在製作手機軟體並且與第三方合作生產手機硬體,但Facebook發言人Jaime Schopflin聲明否認說,並未開發手機,現有項目只有「與一些製造商更深入的整合」。

任天堂1/4世紀首揭密 對卡帶吹氣是故障主因


  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中都少不了任天堂(Nintendo)紅白機中的超級瑪莉兄弟(Super Mario Bros.),而最近這位舉世聞名的義大利水管工人已經滿25歲了,然而,任天堂卻在「超級瑪莉兄弟25周年紀念活動」廣告影片上公開了一個揭露了一個埋藏了1/4個世紀的秘密。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台日網購商品TOP10 大家都在網路買什麼?

  日本最大網路商城「樂天市場」,擁有四千萬名會員、兩萬五千家店,年營收達五千三百億日圓。從樂天市場去年年度熱賣商品排行榜,可看出日本人的網購喜好。

  第一名是花畑牧場的焦糖與乳製品。這是由綜藝節目「電視冠軍」主持人田中義剛在北海道所開設的牧場,由於店面大部份都在北海道,為了做全國的生意,田中義剛運用自己的知名度,親自拍廣告宣傳網購,演藝圈好友東國原英夫(搞笑藝人出身,現任宮崎縣知事)、北野武也來助陣,讓花畑牧場聲名大噪,網路業績扶搖直上,成為年度暢銷冠軍。

蘋果與麥當勞的訂價巧計:沙拉賣的比漢堡貴,iPod Touch賣的比iPhone貴

  最近我愛吃的「漢堡王」在美國面臨有可能被一個來自巴西的私募基金全面收購,此私募基金打算以每股24美元買下「漢堡王」,總價為40億美元,希望在幾年後可以再將它經營得更好,和美國麥當勞比起來,麥當勞上一季營收成長5%,淨利成長12%,而漢堡王的營收卻掉了1%,淨利爆衰17%。我們平常吃漢堡王,覺得他們家只要「華堡」還在就夠強了,沒感覺到底為何和麥當勞無法競爭?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那隻狗是園長介紹來的

動物園新來了一隻獅子。


在餵食的時候,其他的獅子都吃牛排,這隻新獅子只分配到一根香蕉,

起初這隻新來的獅子以為自己資淺,不以為意。

但隔了幾天,牠實在受不了,就開口問了其中一隻獅子: 「為什麼你們每天都在吃牛排,而我只能吃香蕉?」

資深的獅子回答說: 「因為我們這個動物園,獅子的人事凍結,你佔的是猴子的缺。」

輸贏

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裡為著添購新家具的事情而鬧彆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剛毅木納,過沒多久作老公的就已處於挨轟的態勢。

不一會兒,兩個人都嚷得精疲力盡,說不出話來。

這時前幾分鐘一直被迫採低姿態的先生忽然開口了。

他感慨地對他所愛的老婆說:

「老婆,就算妳講得全都對,但為了辯贏我而毀掉一整個晚上的氣氛,值得嗎?」

七種坐姿可反映你的心理秘密

你覺得怎樣坐著最舒服?你的這個不經意間的坐姿可能會“出賣”你,它會透露出你的性格特點和內心秘密等一些信息。

美國的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發現,坐姿會透露出一個人的心理秘密。

總之要懂得行銷自己 Dare to win

Dare to win是哈佛管理學院的校訓。 要贏真的需要一點膽識,要輸得起也是。


 這是全球頂尖商學院──哈佛MBA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


2006年11月,哈佛商學院的兩位助理教授史汀博格(Thomas Steenburgh)與諾頓(Michael Norton)向即將畢業的學生,出了最後一道習題;在課堂裡,兩位老師先要學生重新閱讀,過去以來,所有學過的行銷理論與知識,加以融會貫通,再以「自己」為商品,把自己賣出去(Sell Yourself)。

食物里程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當季」和「當地」

  我們這些出過國留學的人,都很假仙。也只不過在國外呆了幾年,回到台灣後,卻喜歡用泊來品。我們都有一種成見,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品質一定較好。還會說花多一點錢沒關係,我們重視「生活品味」。

一起向諸葛亮學十堂課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中國三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及軍事家,也是古代著名的智者。諸葛亮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有精簡而且具體的忠告。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科技時代,原來仍然有其參考價值。年青時聽人說:「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初時不知所以,現在覺得所言甚是。讓我們一起向諸葛亮老師學習十堂課,在變局中安身立命,在逆境中找到力量:諸葛亮給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010年9月4日 星期六

2010年9月2日 星期四

當男性希望和女性發生關係時



當男性希望和女性發生關係時哄對方的一段對話:

川大校花上課用跳蛋,下課賣情趣用品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的校花吳藏雨疑似遭人在房間內裝設針孔,一舉一動全都被人監視著,連性癖好都因此曝光!原來她平常都會「帶」跳蛋出門,就連去上課也不例外,而下了課後則是經營網路情趣用品店,與網友面交假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