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FashionStake換了三次商業模式,堅持一定要探聽到買家想買啥


最近有一個專賣潮流衣飾的購物網站很有趣,它叫做「FashionStake」,其實已經不是新網站了,早在大約半年前就由哈佛商學院的兩位女學生創辦,聽名字就知道,FashionStake希望讓一些愛買美美衣服的女生,花錢去買新銳設計師的「股份」,讓新的設計師可以透過FashionStake來「集資」,之後,每多賣一件,這些女客戶說不定都可以「抽成」。這個點子顯然不行,因為網友只喜歡「優惠」,不喜歡「賺錢」啦。

和其他創業家不同的是,FashionStake的創辦人一看到她們的商業模式不太行,馬上就轉彎了,短短一個月後,他們不再要求女客戶「投資」,而改為直接「預購」這些設計師的服裝。這些服裝還沒有被製作、製造出來,FashionStake讓女客戶先「預購」,價錢低很多,而且也可以告訴這個設計師,到底要做多少件,避免過度的製造,做出來沒人買。

這個模式好像有點對了,但還是不太行,所以,她們在一個多月前,又推出了她們的第三個模式:讓網友「三選一」,哪一件設計師最好?注意,網友都還沒有買喔,只要「投票」就好了;雖然只是投票,FashionStake也大概可以知道,三位設計師,哪一位比較讓大眾喜歡。

大家有看出來,FashionStake的「三部曲」,背後的策略上的意義嗎?

非常、非常有趣!

前陣子接受資深前輩在廣播節目上,探討創業成功的關鍵,我自己認為,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於打破創業家的最大惡息──

創業家一定是很有想法,才會跑出來創業!但「很有想法」也害了創業家,讓他就只想煮一道自己發明的菜,或者自己認定可行的菜,強迫客人「吃下去」!但客人怎麼可能被強迫?於是做了半天,沒人買,投資的時間與金錢都變成了「學費」,但是這堂課,創業家永遠也「學」不會!我認為,創業成功的關鍵是找到使用者真的想要的,將這個想要的東西,直接賣給他們。FashionStake的兩位女創業家,顯然深知這點──

兩位女創業家深知,不應該自己拿一大堆東西就要賣給網友。她們只賣「網友要的」。所以,FashionStake的第一版,就是在問問網友:「妳們最欣賞哪個設計師?」網友就用她們的金錢來投在此設計師上,投愈多的設計師,FashionStake就將此設計師上到最明顯的「櫃位」,拚命賣。

但問題是,第一版的FashionStake,網友不願「表態」。網友不喜歡這種投資設計師的概念,所以她們不願表態哪個設計師較好。於是,FashionStake來到第二版。

第二版的FashionStake,就是在問網友:「妳們要買哪一件衣服?」直接以低價來讓網友更想出錢去買下,這時候,可能比較多網友真的開始買,但量還不夠大,換句話說,不夠多網友「表態」,FashionStake還是無法知道網友想要什麼東西。

於是,來到第三版!這次一定要網友表態!FashionStake直接在首頁天天置入三位設計師的作品,由同一位模特兒來表現,這樣一比,女網友就很有興趣「選一個」;最後許多人並沒有掏錢買,但至少FashionStake得到了較多的資料,知道哪一個產品會大賣,可以將這個產品在此購物網站中「主打」!

FashionStake這麼努力的找到客戶的需求的那一份努力,顯然讓好幾位電子商務的投資人看到了。私售網站Gilt Groupe的創辦人已經加入了投資的行列,另外一位創投則是投了Groupon的Battery Ventures,有這兩家在「背書」,可見這樣的創業家,是多麼被看好,但這樣的願意去「探聽買家想買什麼」的創業家,卻是多麼鳳毛麟角、非常少!

以前我們說,創業的「點子」就是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但我覺得那太「虛」了,如果我們想點子的時候,不是想辦法想一個「好點子」,而是想一個「可以知道買家想買什麼」的點子?那十個創業家應該不會只有一個會成功,至少十個有五個,都能好好的「活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