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創業公司CEO每天應該做的13件事



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創業公司CEO 的工作有多難,你的公司在燒錢,說不定只剩下 6 個月的糧草,你怎麼可能不擔心?偏偏在團隊面前你又必須裝作若無其事,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創業公司CEO每天應該做的13件事: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Web 3.0 定義,北美兩大創投天王的 SoLoMo vs. SoMoCloGlo


這次去北京參加 GMIC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所有人上台必稱 SoLoMo。這是北美創投教父,John Doerr (強‧朵爾) 在今年二月份提出來的概念,馬上被全世界的網路人奉為圭臬,連大陸的創業家也不例外。剛好昨天我的紐約創投友人 Fred Wilson (佛萊德‧威爾森) 也提出他所看到,網路業正在發生的四個超大趨勢,我覺得可以拿來比較、討論一下。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付不出房貸?新創的行動廣告公司 Adzookie 高價收購你的門面


美國地廣人稀,擁有獨立房屋的住戶,數目還真不少,再加上這年頭,廣告可說是無所不在,一家新創的行動廣告公司 Adzookie,為了打響知名度,居然就把歪腦筋動到了一般住戶的房子上。

下一代iPhone將會是更棒的遊戲機


有消息指出下一代 iPhone 將會搭載 A5 雙核心處理器,更快的處理速度將會使其成為一支更適合玩遊戲的遊戲機,不過消息來源也同時指出,這一支 iPhone 究竟會是傳說中 9 月要現身的 iPhone 5,還是是一支 iPhone 4S,現在還沒有很確切的消息,不過由升級處理器的這項做法看來,至少可以說,對遊戲玩家這個大市場, Apple 也是很有野心想抓住的。

Facebook 推出社團新功能,有什麼新鮮事?


除了眾所矚目的「Send」按鈕外, Facebook 今天也宣布四項社團新功能,讓團體間的朋友分享訊息更加簡便。

Digital strategist,網路與科技產生的夢幻工作


這幾年在廣告業界出現了一個很 fashion 的頭銜:數位策略師(digital strategist),各個 agencies 需求量越來越高,筆者自己看到這個新名詞時,心跳不禁加快,多麼酷的工作啊。網路與行動科技改變了生活常規,從政府到出版業者,餐廳到電視台紛紛丟出了對應網路科技的新招式,數位策略也就因應這個趨勢而生。

Windows 8 設定選單雛形流出...Metro 風增添平板支持的無限想像


雖然官方對於 Windows 8 暫時沒有說太多,但是拿到開發者預覽版、測試版的朋友,可就沒那麼低調。

為什麼工程師的薪水和生產力如此不成比例?


算起來軟體工程師大概是全世界最特別的一種職業,因為一個最好的 programmer 和一個最爛的 programmer,生產力相差至少 10 倍,有時候甚至可以高達 100 倍。這在其他的職業幾乎是沒聽過的 — 像 Jordan (麥可‧喬丹) 這樣強的籃球員,平均一場比賽的生產力,頂多也只是菜鳥板凳的 10 倍。即使是其他腦力、創意密集的行業,例如:IC 設計、建築、商品設計等等,生產力的差別也都是在 10 倍的這個級距,很少達到 100 倍的。

簽到服務不會死。那,會凋零嗎?

ReadWriteWeb的一篇「2011年:簽到服務消亡之年」,提醒了大家去檢視 LBS 「簽到服務」發生了什麼事,當然把 LBS 服務推上頂峰的 Foursqaure 首當其衝,顯然作者對850萬個用戶這數字不是很滿意,還拿實際 check-in Ace Hotel的經驗來說明Foursquare已經不行了。你也用簽到服務嗎?

的確曾有一段時間我拿到 Mayorship 跟 Badge 很在意, 有機會還故意非坐船出海不可,只為了拿到 「On a boat」的badge。後來發現能拿的Badge都差不多拿到了,其他的對我來說要不是太難拿,就是必須作假才能拿到,這哪有快感阿。當我發現收到「市長被xx搶走了」之類的通知信已經沒有感覺的時候,才發現:Check-in 服務,真的不行了嗎?

Amazon冷門長尾商品,驚見A廠、B廠以自動程式默默賺大錢


最新的網路趨勢之一是「即時網」,比方說,我在「即時網」一文曾寫過,現在新聞網站的「新聞頭版」,已經不像以前由編輯和總編輯在前一天篩選好誰要上頭版、頭條?現在的頭條,有可能是每一小時收集網友的點擊,隨時監控網友流量的變化,再將最合適的主題,放在首頁!

「即時網」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或許,就是在「銷售」了吧!

這周末在網路上出現一則名文,注意,它的真實性還待確認,但,它至少一口氣揭發了兩個驚人的電子商務的「即時程式交易」模式。說「揭發」可一點也不為過,讓我試著來重述這位作者在他文章中所描述的驚奇過程──

當Amazon、eBay遇上Facebook – 談Social commerce的一些可能


在由Facebook所帶起的社交浪潮逐步席捲網路使用者的此際,不同的網站都在思考怎樣在Facebook所建構出的使用者社交圖譜、Open API以及社交應用(apps)間的交互運用,設法在這個「社交生態系」中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吸取養分(流量、使用行為)。而以銷售、營利為首要目的的電子商務產業當然也不會忽視了這個可能的機會,除了Inside前兩天的「O2O, 電子商務的下一場大戰已經悄然展開」所探討的“Online to offline“模式外,「Social Commerce」同樣是電子商務產業所看到的另一個機會。但到底目前的進展如何?又有什麼尚待發揮的空間?

程式開發者可記的九大經典名句

剛逛到Dan的部落格,我不認識他,從部落格內容看起來他應該是位優秀的C#, .net程式設計師。看到他的新文記錄了九個對他自己有重大影響名句佳言,大部分筆者自己都沒聽過,學到了並試著翻譯並加入自己的心得,分享如後:

Facebook團購服務有什麼重點你必須知道?


Facebook 的團購服務終於真的上線了,不過剛推出大家一定都還不熟悉是如何操作,這裡整理了幾個服務內容的說明給你參考,當這項服務全面推出後,也許你就可以很快上手了:

你需要選擇地區才能看見各地推出的優惠內容。

不像 Groupon 的優惠通常需要達一定人數才能開團,Facebook 的優惠購買十分簡單,更像是電子折價卷。

FashionStake換了三次商業模式,堅持一定要探聽到買家想買啥


最近有一個專賣潮流衣飾的購物網站很有趣,它叫做「FashionStake」,其實已經不是新網站了,早在大約半年前就由哈佛商學院的兩位女學生創辦,聽名字就知道,FashionStake希望讓一些愛買美美衣服的女生,花錢去買新銳設計師的「股份」,讓新的設計師可以透過FashionStake來「集資」,之後,每多賣一件,這些女客戶說不定都可以「抽成」。這個點子顯然不行,因為網友只喜歡「優惠」,不喜歡「賺錢」啦。

網路創業最重要的公式:LTV > CPA


我們常常在聊精實創業,說一個早期的創業團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或者換成精實創業的術語,就叫做找到「Product/Market Fit」,或稱 PMF。至於什麼是 PMF,之前的定義一直很模糊,說你的「用戶成長」必須是在加速 — 也就是說「加加速度」是正的,說你的伺服器要被灌爆,然後大家都有很強烈的付費意願,甚至一問之下 40% 以上都說不能沒有你的產品。

不過這些條件總是太抽象,於是有人乾脆說 PMF 就像可以娶回家當老婆的 Perfect Girl Friend 一樣,當你找到了,你就會知道。你說我身為一個工程師,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答案。所以這兩年來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簡單,又明確的定義 PMF,直到昨天晚上讀了我紐約的創投朋友 Fred Wilson (佛萊德‧威爾森) 的這篇「LTV > CPA」 ,終於給我想通了。

「曝光」將死 — 社群媒體時代,可口可樂品牌行銷首重表達


啊,多麼懷念過去那段美好的時光啊!什麼?老闆要做品牌行銷?沒問題,預算拿來,我去找間媒體代理,買一個全媒體廣告,給他來個三、五千萬次曝光,保證把全部消費者通通打暈,沒有一個人敢說沒看過我們的廣告。你看,我這行銷副總多威風啊!手頭上這麼多錢要花,這麼多代理商在巴結我,什麼?成效?拜託,做品牌是一門藝術,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耶,哪是讓你一兩年就可以看得出來的。